
HR知識
執行力差的五大原因
很多公司有足夠的設施和資源,崗位等也都很齊全。但是,卻怎么都沒有業績,這是為什么呢?卓眾獵頭認為,是執行力差的原因。不能夠執行,一切都是空談?
1、員工不知道干什么
有的公司沒有明確的能夠落實的戰略規劃,沒有明確的營銷策略,甚至沒有年度營銷大綱,使員工得不到明確的指令;
有一些公司政策經常變,策略反復改,再加上信息溝通不暢,使員工們很茫然,只好靠慣性和自己的理解去做事。這就使員工的工作重點和公司脫節,公司的重要工作不能執行或完成。
2、不知道怎么干
外企的員工入職后一般都要經過嚴格的培訓,國內企業則不然,要么沒有培訓直接上崗,要么培訓沒有針對性和實操性,有的公司給低層員工做一些行業趨勢、宏觀戰略的培訓,也還是沒有交給他們方法。
當然,這里面還有一個比較普遍的深層次原因,就是中高層領導業務能力差,自己不知道怎么干,就沒法對下面的人說清楚,總監說不清,經理也說不清,最后是真正執行的最底層不會干,有苦說不出。
3、干起來不順暢
如果士兵在前線打仗,后勤給養供應不上,通訊中段,請求支援但是指揮部沒有反應,負傷了得不到快速的救護,那士兵的斗志顯然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公司亦然,2000元的促銷費用要給經理批,經理批完總監批,總監批完副總批,副總批完財務批,財務批完老板批。結果總監出差耽誤了15天,副總出差耽誤了 15天,財務不懂業務,搞不懂這筆錢該花不該花,也不想去求證,就把這事擱置了1個月,最后這筆錢終于批下來了,但是用了3個月,已經不需要做促銷了。
4、不知道干好了有什么好處
國內企業大都有對員工的激勵措施,尤其是對銷售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在制定激勵政策時卻往往犯一個錯誤,就是把政策制定的太過復雜,使員工很難算出來下個月自己花多少精力達到什么結果就能拿多少獎金,這樣就使激勵政策的作用大打折扣。銷售永遠都是只看眼前的,這是工作性質決定的,當眼前的好處看不到時自然就沒有太大的興致去做。
5、知道干不好沒什么壞處
知道干不好沒什么壞處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沒有評估;二是考核指標不合理;三是處罰不重或沒有處罰。
很多部門的工作成果不適合用硬性的指標來考核,比如財務部、市場部和后勤部就很難設定直接的評價指標,這些部門的工作就需要懂業務的高管根據經驗評估,如果高管沒有能力做出公允的評估,內驅力不強的員工就可能懈怠工作。
考核指標不合理是國內企業最常犯的嚴重錯誤,突出表現在定性指標太多,諸如團隊精神、創新能力、忠誠度等等五花八門,這些指標的考核分帶有太多的人為因素,而實際生活中又偏偏有一個共性的現象,就是“業務能力強的人往往不太聽話,不干活的人往往人緣比較好”,這會造成什么后果呢?
不干活的人照樣能夠獲得很高的綜合評分,個人利益不受影響。處罰不重或沒有處罰也比較常見,有的是親緣、血緣、地緣關系,能放一馬就放一馬;有的是自己的人,當然不能處罰;有的雖然是民企但是保留著國企作風,你好我好大家好。當罰而不罰嚴重破壞了游戲規則,“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壞榜樣的危害也是無窮的”。
返回 2014-03-24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73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