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幫助職工走出職場困境
工人日報在將近1500人參與的“‘4050’是否意味著‘職場冬天’”的調查中發現,62%的人表示“他們作出了貢獻,不應‘背鍋’”;29%的人表示“應視具體情況而定”;僅有10%的人表示“企業要發展,裁員無可厚非”。
這個調查的結果顯示,對企業作出了貢獻、為企業奉獻了青春的“4050”中年職工被企業辭掉,是不適當的企業行為。對于企業的這種行為不僅要從道德上加以譴責,還要從法律上進行追責。企業辭退職工的行為必須符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要求,而不能僅僅因為其年齡偏大或者技能落后。
道德譴責和法律追責只是外因,真正能夠深刻反思這種不當行為并加以調整的關鍵還是在于企業自身。
企業需要反思的首先就是自己的企業文化。擁有卓越的企業文化是國內外幾乎所有優秀企業成功的法寶,而把職工當作企業最重要的財富,是這些優秀企業文化的共同特征。孔子說過“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企業如何對待職工,職工也會如何對待企業。在職工的主體性愈來愈凸顯的信息化時代,企業必須改變傳統的管理理念,由過去認為的職工的成功要建立在企業成功的基礎上,轉變為企業的成功要建立在職工成功的基礎上。沒有一流的職工,難有一流的企業。職工越成功,企業才會越成功。
從這個意義上講,職工的“職場冬天”也是企業的“市場冬天”。企業只有幫助職工走出“職場冬天”,成就職工的成功,才會走出“市場冬天”,成就企業的成功。因此,“職場冬天”與“4050”沒有直接關系,任何年齡階段都會遇到“職場冬天”。
企業文化是職工靠企業走出“職場冬天”的文化,職工文化是職工靠自己走出“職場冬天”的文化。世界上最強大的對手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戰勝了自己就戰勝了一切。全國勞模、中華技能大獎獲得者、神華寧煤集團煤礦工人張奮說過:“沒有不成才的崗位,只有不成才的個人。”只有不斷認識自己,成就自己,在平凡中鑄就不平凡的人生,才會徹底走出“職場冬天”,迎來“職場春天”,走向自己美麗輝煌的人生。
來源:工人日報
(作者為中國勞動關系學院教授)
原標題:《別讓"職場冬天"帶來"市場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