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轉型要重視員工的職業化轉型

隨著互聯網思維的深入擴散,消費需求也在不斷向個性方面發展,商家原有的經營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現在消費者的要求。行情變了,生意難做了。
轉型是繼續發展的最好出路。于是,重裝店面、調整渠道、改變思路,很多店面大刀闊斧的開始了轉型之路,可是一段時間過去之后,并沒收到預期的成效,原因何在?
因為很多老板在轉型的時候,沒有搞清楚二八法則。他們轉型只做了20%的工作,還有80%幾乎沒動,所以總會感覺還欠缺點什么。
店面好比一個人,轉型的20%工作是由腦袋部分完成的,這里是老板調整經營思路,做出方向性決定的地方;而脖子以下的身體軀干就是店員,他們將要完成80%的轉型工作,落實每個版塊的細節。
之所以轉型工作達不到預期,是因為老板做出決定后,并沒有給店員的工作進行規劃安排。沒有規章制度的出臺,沒有企業培訓,很多人都不明白轉型的意義,也不清楚自己應該怎么做事,他們是被拖著走的,所以會感到吃力。轉型,思路重要,落地執行更是不可或缺。轉型必須從上而下,統一思想,明確方向,以適應新環境的發展。
可是即便做好了80%工作的安排,還是有很多店面轉型不太順利,原因就出在店員不夠職業化。所謂職業化,就是員工在知識、技能、觀念、思維、態度、心理上等符合職業規范和職業標準。簡單來說,就是讓員工懂得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說合適的話,用合適的方法,做合適的事。
在終端,很多店面沒有團隊,沒有辦公場所,很多人還在手工做賬,手繪圖紙,沒有晨會、沒有例會,所有規章制度和管理都是口頭表達……這樣的團隊怎么可能被職業化。職業化,需要有基礎的辦公設備,同時不斷加強規章制度的制定,并不斷給加強對員工的培訓和歷練,讓他們接受、認同、適應公司文化,這樣他們才能更好理解公司的決定,明白工作的方向,做好本職工作。當員工養成了這種工作習慣之后,默契自然產生了,轉型工作的落地就不是什么難事了。
所以說,轉型的首要任務是讓員工職業化。提升了專業知識和技能,具有公司化團隊素質,才能更好的實現轉型。員工如果沒有職業化,公司化的管理就無從下手。職業化的員工能夠理解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并接受管理,他們能在一種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的體系里發揮自己的優勢,創造更大的價值。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73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