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分享如何解決員工職業倦怠
員工為什么會產生工作倦怠的心理,可以從以下組織層面分析。
第一,工作分析不到位,有人沒事做,有事沒人做,遇到職責分屬不明的情況就臨時抓人來做,用一部分人的努力和貢獻掩蓋了另一部分濫竽充數者
第二,績效考核標準不合理,或流于形似,不能真正實施,不能客觀體現績效,不做的和做的一個樣,做的好做的不好一個樣,
第三,基本沒有培訓,員工職業規劃和現狀脫節,看不到前途
第四,用人機制老化,能進不能出,唯資歷論,真正的人才難上位,庸才難淘汰
第五,企業價值觀不清晰,宣貫不到位,員工缺乏歸屬感,容易混日子。
針對以上原因,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問題。
重新審視崗位描述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組織心理學家大衛·加維奇博士認為重燃員工的工作熱誠與激情的方法,應該從重新審視崗位描述開始。
如果員工產生工作倦怠的原因是由于企業管理不到位,權責劃分不明確,工作職責不清,HR應從業務流程開始梳理,重新進行工作分析。如果企業沒有規范的業務流程的話,需要在工作分析之前建立完整的業務流程文檔,
優化用人機制
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建立優勝劣汰的用人機制,能者上,庸者下,良好的競爭機制,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
一個簡單的類比就是,要想讓動物園的鹿群保持健康的精神和體魄,需要在鹿群里放入一只狼,HR人員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把狼放進去。
崗位輪換,工作豐富化
對于可以換崗的員工,通過改變員工工作的內容、工作量,甚至是工作方式,刺激他們身上已經麻痹的神經,給他們帶來嶄新的體驗,讓他們在變化和壓力中重新“活”過來。
以索尼為例。索尼公司每隔兩年讓員工調換一次工作,特別是對于精力旺盛、干勁十足的員工,不讓他們被動等待工作變動,而是主動給他們施展才華的機會。這樣的崗位輪換,激發了員工工作熱情,為人才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機遇。
有些不能輪換的崗位,可以通過目標多樣化、工作豐富化來激勵員工的工作熱情。這種方式不是單純的增加員工工作的內容,而是通過對工作內容和責任層次的改變,讓員工更加完整、更加有責任心的去工作,使員工得到工作本身的激勵和成就感。
建立完善的人才培訓制度
根據不同崗位,不同的要求,不定期的對員工進行培訓,有利于提升員工個人能力和價值,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干的更好也更有激情。
營造績效導向企業文化
企業如果要建立一種績效導向的文化氛圍,就必須把人力資源管理相關制度,如崗位安排、工資報酬、職位提升、降級、降職及解雇等看成是企業真正的“控制手段”,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機制下的嚴格獎懲。干的好有獎,干的不好有罰。
同時,企業應該對員工的工作目標給予重視,將有關員工工作績效的數據及時地反饋給員工,并幫助其成長,當員工知道自己的工作表現優缺點在哪里,績效管理也就成功了一半。
在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內,員工的貢獻能夠得到及時的肯定、贊賞和獎勵,從而使員工產生極大的滿足感、榮譽感和責任心,激勵員工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
其實, 拯救職場倦怠的方法很多,但是必須建立在企業的用心和員工的自覺自信上。
面對職場倦怠千萬不可直接放棄,出現問題要及時解決,多和員工溝通,不能自顧反省,每天清晨飽滿地面對鏡子中微笑的自我,在工作時間內找到自己的興奮點,順利走出職場“倦怠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