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場養生
醫生說吃清淡點,是不是不能吃肉了?
高血壓除了吃藥,在生活方式上面進行調整也很重要,一般醫生都建議「低鹽低脂飲食」「吃清淡點」。
有些朋友就一咬牙一跺腳,直接開始吃素,一點肉不吃,連牛奶也不喝,非但血壓沒有得到良好的控制,還惹上了消化不良、記憶下降、貧血等毛病。高血壓患者的飲食注意事項中,除了低鹽,均衡的營養也是十分重要的。
蛋白質:保持血管年輕態
一個 60 公斤的成人,一天需要攝入 60~70 克蛋白質。蛋白是是身體各個器官組織的主要構成材料,有些高血壓朋友蛋白質攝入不足,血壓反而升高,有可能就是血管彈性變差的緣故。
有研究發現,植物蛋白質有助于血壓下降,而動物蛋白質對血壓的下降似乎幫助不大。故高血壓朋友在選擇蛋白質來源時,推薦植物性蛋白和魚、蛋等食品(但對于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植物蛋白有可能增加腎臟負擔,需要多考慮魚肉和蛋等)。
得了高血壓也不是就此告別紅燒肉、豬肘子了,但注意不能多吃,每天最多吃雞蛋大小的一塊。
膳食纖維:去除有害物質
適量攝入膳食纖維,能幫助腸胃蠕動,促進食物消化吸收;
龐大的吸附能力,能將眾多有害的、有毒的、有致癌性的物質一并帶出體外;
吸附過程中,也會帶走一部分多余的鹽分,無形中也減少了鈉鹽對血壓的影響;
排便順暢,避免了因為便秘造成的血壓升高;
膳食纖維能減緩飲食中葡萄糖、膽固醇的吸收速度,有利于控制血糖和膽固醇的水平。
維生素:營養增效的好幫手
蔬菜水果的攝入,有助于血壓的下降。
一般而言,紅黃綠紫等深色蔬菜中的維生素含量超過淺色蔬菜和一般水果。而水果中藍莓、獼猴桃的維生素 C 含量也不比蔬菜少。另外,常吃的水果中,果酸、果膠、檸檬酸等含量高于蔬菜,對降低膽固醇,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促進心血管健康也有一定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烹調溫度過高或加熱時間過長,會破壞維生素 C。而市面上流行的各種維生素片,并不如吃蔬菜水果來得經濟實惠。
鉀和鈣:天然的減壓元素
高鈉、低鉀是國人飲食結構的一大特點。對于高血壓患者來說,鉀元素一定程度上可以對抗鈉的升壓作用,要格外注意提高飲食中的鉀含量,新鮮蔬菜、水果、五谷雜糧都是富含鉀的食物。
流行病學資料顯示:每日鈣攝入量小于 300 毫克的人,高血壓的發病率是每日鈣攝入量大于 1 200 毫克的人的 2~3 倍。也有報道顯示高血壓朋友在服用鈣片后會一定程度上降低血壓。
最適合用于補充鈣質的莫過于牛奶及奶制品,每天飲用 250 毫升牛奶,可以補充近 300 毫克鈣質。
芹菜拌豆腐,小雞燉蘑菇,木耳炒雞蛋,冬瓜鯽魚湯,蒜苗炒瘦肉,玉米山藥粥……是不是光看名字就饞了?其實這些菜肴對高血壓朋友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哦。
吃清淡點,不是要大家去做苦行僧,更不是要節食,而是更加注意營養的均衡,在以前的基礎上慢慢進行調節。如果一味的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反而造成了新的心理負擔,對身體健康也不利。
返回 2016-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