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獵頭知識
獵頭招聘與網站招聘的區別!
找工作是職場人必經之路。工作3、5年后,職場的階層開始分化,找工作的方法也變的多樣起來了,讓我們看看各種招聘形式的代價,你就能明白職場等級的另一個顯著標志:你的等級決定了老板愿為你花費的費用。
首先是通過獵頭發掘的崗位,在公司內部一定處在要么重要,要么緊急需要的階層,比如專業技術崗位(這倒不一定是位高權重,但一定影響公司的核心業務)。獵頭的傭金一般是該崗位年薪的25%到30%,且于簽訂合同之后要先收取30%左右的首期費用;付款采取預付款+主款+尾款的方式,其中尾款是候選人(獵頭是這么稱呼求職者的)試用結束后才支付的部分,占總服務費的30%到50%。分三步付款的方式是購買大件物品的典型方式,比如買房、買車,或者交接工程都用類似的付款方式。你已經可以從中感受到成功人士求職的端倪了。
好的獵頭一般會對癥下藥,最少列出5個候選人。鑒于老板也是人的基本常識,通過獵頭招聘的崗位一般不會硬性要求學歷博士,考過若干證書,但顛三倒四,今天否決,明天又肯定是常有的事情。可最終 一錘定音的關鍵因素卻可能很不起眼。好獵頭永遠只會在收到尾款后才放心這個案子結束了。比如,在一個為醫藥行業公關公司招聘公關總監的實際案例中,一位來自臺灣的賦閑女士最終雀屏中選。其決定性原因是該公司未來將會有不少臺灣客戶,老板相信臺灣人說服臺灣人會有優勢。至于其他書面上的原因,均可一笑了之。而這也是很多階層人士抱怨的焦點:他的那條件,我也可以做董事長。早年間,國內足球界就流行一句話,誰做主教練, 大連萬達隊都能奪冠。但實際情況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那份看似微不足道,但實際卻“四兩撥千斤”的社會資源。就像冰山一樣,有分量的東西在水下。
如果你聽到某人在說最近有電話面試,那么這個人很有可能就是通過獵頭在尋找較高的崗位,至少也是具有重要技能的人士。因為只有獵頭尋找的崗位才會在北京找一個成都人,或者在廈門找一個甘肅人。更有可能,他的未來老板正在歐洲某個差旅途中進行這個電話溝通。總之,別人愿為你花費的代價(包括時間代價),代表了你的身價。不過,不管如何面試,這類人士的溝通過程是不會有筆試這類低級的考核方式。筆試代表了此人的位階很低
比一般獵頭更高一個層次的是尋訪公司干的業務——專為大型企業尋找董事長、首席執行官等關鍵性角色的超級獵頭公司。這類公司淹沒于公眾視野之外,一貫低調,從不聲張,幾乎不為外人所知。但是包括惠普選新董事長,或是IBM決定董事會成員,莫不有這類公司的身影存在。
由于獵頭的報酬來自于公司客戶,所以對于喜歡擺譜的候選人,獵頭并無太多的耐心。對于喜歡吆三喝四的人士,資深的獵頭往往會將其列為頑劣人士,此后再有類似崗位,也絕不會再電話拜訪。更有甚者還會被列入另冊,成為獵頭界口口相傳的劣質人士。
靠招聘網站投遞簡歷的人士就沒有機會說三道四。因為一些指標性的條件會直接排除很多簡歷,即便簡歷的其他部分非常優秀。在三大主流的招聘網站:智聯招聘、前程無憂和中華英才網花費的年費區區一萬多元,就可以發布100個職位,搜索到300份簡歷。這表明老板只愿為這些崗位支付100塊的聘禮。看出差別了吧,獵頭渠道的崗位是比例制的,身價越高,獵取的費用越高,相當于按身價下聘禮;而招聘網站的開銷是預付費和包年制的,有零頭意味。
從招聘網站開始,求職信息越趨公開化,這意味著一個崗位有幾萬人搜索到,會有幾百份簡歷正在與你競爭。如果你是財務、行政等通用人才,可能很抱歉,你的競爭對手實在太多。像杜拉拉同志這樣的行政“通用人才”其實是人才戰場中的紅海市場,雖然表面光鮮,實則入門和晉升時有很大的偶然因素,也絕非老板眼中的不可或缺人才。
網站招聘也有等級之分。你還在智聯招聘上找工作嗎?那說明你就是中下階層人士了;不過這比那些在51job、中華英才網上的朋友略略高出一個層次。但最低層次的網絡招聘是張貼在百姓網之類的免費的分類廣告網站上的崗位,那里只有兼職的,以每小時計算薪酬的工作。所以,去哪個網站找工作,你得多花費點兒心思考慮一下自身的情況。此外,你還得保守這個小秘密,否則一不留神就泄露了自身的身份地位的信息。
通過研究求職的渠道之別,職場不僅存在階層的金字塔結構,也存在年齡的金字塔結構。對于40歲以上人士而言,適合的崗位可謂屈指可數——在獵頭那里可能還不太計較,但在招聘網站及以下的渠道中,很難找到“高齡”人士的位子。
返回 2015-11-12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73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