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知識
什么是人力資本成本?
人力資本成本是為取得、開發和重置作為組織資源的人所引起的成本,它是人力資本投資的貨幣表現,是人力資本投資的價值量。
如何對人力資本進行估價,理論界有以下幾種估價模式:(1)歷史成本法;(2)重置成本法;(3)機會成本法;(4)非購置商譽法;(5)經濟價值法。
(1)歷史成本法。
這種理論認為,招聘、雇用、訓練員工和開發員工潛力的費用都要計算成此員工進人企業時的現值,作為此員工的人力資產價值,與其在企業的工作期間進行攤銷。如果員工在預期的工作期限之前終止工作,則與此員工有關的人力資產凈值就要從本期收益中扣除。
(2)重置成本法。
依此理論,企業現有人力資產的價值是其重置價值,包括為了達到現有員工工作能力所需的挑選、招聘、雇傭、訓練、安置、開發的全部費用。這種方法的優點是可將員工的價值調整到現行市價,因此被認為是"從市場角度考慮使人力資產價值符合其真實價值的最佳途徑"。不過,在實際操作中,確定人力資本確鑿的重置成本是比較困難的。
(3)機會成本法。
在這種模式中,企業內部那些對企業的經營至關重要的人物被看作是"稀缺人才"。企業的主要經營決策者對這些"稀缺人才"進行競爭標價,將中標價格看成此"稀缺人才"能給企業帶來的額外收益,并予以資本化,而那些企業的一般員工則不包括在企業的人力資產內。
(4)非購置商譽法。
這種方法把企業看成一個行業或集團的一部分,把其利潤中超過同行業或關聯企業平均利潤的部分予以資本化,作為非購置商譽,即人力資產的價值。
(5)經濟價值法。
此理論認為,企業員工的報酬是企業價值的一部分,只是內部的轉移。先對企業的價值(包括企業未來收益的現值)進行估價,得到企業的經濟價值,再按一定比例分配給人力資本。這種方法已在西方的某些工作部門得到了應用。
返回 2015-08-09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73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