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R知識
HR看到就想丟掉的簡歷
2011年開年,談職場還得先從求職說起。求愛求婚要“非誠勿擾”,求職當然也講究“非誠勿擾”。你沒誠心投簡歷,HR的眼光當然落不到你身上。咱們都本著“非誠勿擾”的精神,這活兒不就簡略了嗎?怕就怕,總有些人以極點不給力的“海投”姿勢打亂秩序,擾了人家辛勞的HR不說,有時還恰恰反作用到自個身上。求職真的要非誠勿擾,否則到最后,誰擾誰還指不定呢!卓眾獵頭是深圳獵頭中的佼佼者,具有100多萬的高級人才庫,您企業人才解決方案的理想伙伴!
簡歷錯投,您這是“砸場子”吶?
某公司人事招聘部經理助理 朱小姐
我確實發現有有些求職者前來應聘時很不負責任,事前不做任何公司布景查詢,也更不會有針對性的簡歷修正,僅僅看到有關職位發布,就簡略地“復制粘貼” 發郵件了。我也信任,他們必定存在批量發求職信的習氣,僅僅抱著“說不定就被選中”的僥幸心態,懷著夸姣的希望等候下一個電話就告訴他們去面試。
極點的比如是,我從前碰到過有一位應試者事前打來電話自薦,表現出自個非常想參加咱們公司的希望。在咱們請求他發來簡歷看看后,他看似適當誠實地給咱們寫了一份長長的求職信。但是,求職信的內容中卻赫然呈現了咱們競爭對手公司的縮寫名字。雖然僅僅用了縮寫,但工作圈子很小,這么一封“砸場子”的求職信明顯讓人哭笑不得,他自個發現后必定也為難萬分。這是很簡略的道理,因為一封錯投的簡歷,讓本來對你有好感的A公司得知你去投了B公司,這立馬對你的忠誠度和信譽度打了問號,進一步還會質疑“你是因為沒去成B公司才來A公司的嗎?”事已至此,誰還會要你?讓簡歷亂飛,這即是典型下場。
HR觀點
把每一次投簡歷都當作寫論文
化工業外企人力資源部 Helena
現在網絡上的簡歷模板一應俱全,也使得咱們都有揭露參考和學習的渠道。但是,這不代表每一封簡歷都要套用固定方式,方式和內容上的相同恰恰會讓讀到你簡歷的招聘人員認為你缺少特性和誠心,也會毀了你的求職取勝幾率。
現實情況是,現在咱們都傾向于把自個往“死里”夸,借用各種夸大的、虛擬的、抄來的內容,再三標榜自個是“不貳人選”。拿畢業生們來舉例,情況格外明顯。同一個學校同一屆里呈現若干個“學生會主席”的段子現已常被拿來當笑話,現在咱們還發現,大學生一個個都兇猛得不得了,沒出校門現已混得“過盡千帆、履歷豐厚”,似乎每個人都在500強或聞名大集團里干過,實習蹤影遍布天邊。本來這些大可不必,對閱人許多的HR來說,說得再好也都是似曾類似的詞藻,不免“審美疲勞”。本來分明挺靠譜的也顯得不那么靠譜了。
畢業生們在投簡歷前應該要結合行將投遞的公司和崗位再給自個做個剖析定位,這對到了后期閱歷持久求職都不太成功而心態呈現煩躁的同學們來講尤為重要。找工作投簡歷不是買彩票博大獎,不是能靠運氣賺來的。假如仔細對待每一次的投遞簡歷,對方必定能感遭到誠心,信任成功率必定會控制在5次以內。就把每一次簡歷都當作是寫論文去對待,要想著拿高分。讓對方能感遭到你是用過心去寫簡歷的、也是仔細去了解過公司文化的、更是有明確工作目標的。一份專門為公司“定制”出來的簡歷會讓HR們感遭到你是多么想參加這個公司、多么想取得這個崗位。情緒決定全部,仔細用心的情緒許多時候就能換來時機。
關于更廣泛的求職者來說,道理也是相同。用不著“海投”,因為“精投”的勝算通常更大。投每一家公司時都做足功課,必定要對簡歷做相應修正,也必定要了解明白對方公司的布景以及崗位的有關信息。
返回 2015-08-08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73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