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長沙:廣聚青年人才 打造“青春之城”
光明日報記者 趙嘉偉
剛剛結束一場國際會議,胡剛毅趕回長沙時,夜色已深。他腦海中激蕩著公司各類高端電磁計量儀器的產品架構,思考著改進方案。2021年,這位90后青年放棄了高薪職業,選擇來到長沙工作,從事高端測量設備硬件單板、邏輯電路的設計與開發。
“我愿和團隊攻克重重技術難關,攀上科學的高峰!”這是30歲的胡剛毅的夢想,“正是長沙給我們提供了實現自我抱負的‘創業場’,讓我們可以挑起產業發展的大梁。”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指出要“完善人才自主培養機制,加快建設國家高水平人才高地和吸引集聚人才平臺”。
從建設12家長沙新青年人才驛站,到舉辦“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首屆長沙城市青年節等大型城市活動,共青團長沙市委負責人介紹,“長沙錨定青年發展型城市全國示范標桿,實施多個‘青春工程’,讓一座城市與青年共青春、同成長。”
高校畢業生規模擴大,就業競爭更加激烈,如何為青年提供高質量的就業機會?長沙啟動“城市合伙人”促進青年就業創業行動,通過實施實習實訓、社區實踐、就業幫扶、創新創業等四大專項行動,構建起促進青年就業創業、引進青年人才的全鏈條長效機制,目前已吸引5.2萬余名學子報名,有意向留下者高達60%。
“選擇一個城市,需要一個契機。我覺得長沙的實習經歷就是我決定留在長沙工作的契機。”在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工作的羅鵬飛,經過3個月的實習,奠定了自己堅實的工作基礎。
增強了青年人才的“軟實力”,怎么解決年輕人的“硬難題”,長沙給出了實招。
來自遼寧傳媒學院的趙婧彤通過社交媒體了解到長沙新青年人才驛站免費住宿。來長沙面試期間,特意體驗了一把。如今,她已經入職芒果TV,成為一名“新長沙人”。
“驛站不僅要打造服務人才的港灣,更要彌補高校和社會之間的人才服務‘空白區’。”共青團長沙市委組織部副部長翟峻鋒介紹,“要讓青年人才找到家的感覺,真幫人才解決問題,幫人才解決真問題。”
“人才吸引力指數”躍居中部地區第一,中高端人才凈流入率居全國前三,高精尖人才在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占比95%,一組組數據展示著長沙的前景和活力。
“長沙不僅僅是一座網紅之城、青年之城,更是我們開發者的向往之城。”中國開發者網絡(CSDN)創始人、董事長蔣濤講,伴隨著互聯網產業的發展,他們在湖南的開發者數量已達136萬人,其中長沙達47萬人,“從外地涌入長沙的年輕人越來越多。”
《光明日報》(2024年11月11日 02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