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匯聚合力 樂業之城建人才生態
“長沙給人才機會,人才給長沙驚喜!”10月底召開的長沙市科技創新大會上,一批長沙市大學生創新創業之星獲表彰,獲獎代表湖南球秀體育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中南大學博士蘇行如是說。
從發布人才政策“升級版45條”“研發人才政策十條”,到為優質創業項目提供最高40億元授信,引入金融“活水”;從高校畢業生“校聘小屋”線下線下進駐77所高校,到長沙新青年人才驛站“從無到有”、4年內數量達12家……長沙,正舉全城之力成就青年的創新創業夢想。
政策引領
每年發放人才補貼超5億
時至今日,畢業于美國南加州大學的“90后”青年康陽,依舊很慶幸當年“在人群中多看了一眼”。2017年,他到長沙出差,無意瞥到第六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征集報名的宣傳廣告,于是組團參賽。憑著首創微納米臭氧氣泡技術,他們團隊斬獲湖南賽區團隊一等獎。
“之后,長沙不僅給我們提供30萬元獎金,還有免費的辦公室、辦公設施。”現任湖南中森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的康陽介紹,短短幾年,公司從零開始,快速成長為環保行業翹楚、湖南省內唯一的省級地下水修復工程中心,擁有4項國際專利、10項國內發明專利。“長沙營商環境特別好,有什么好的政策都主動跟我們宣講,幫我們申請,各項政策支持力度很大。”
“近年來,長沙市堅持人才強市戰略,著力打造‘打拼能出彩,生活能幸福’的人才生態。”長沙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近年來,長沙持續完善人才政策體系。2017年陸續推出“長沙人才政策22條”“鄉村人才振興8條”“自貿區人才政策45條”,近三年再次發布人才政策“升級版45條”“研發人才政策10條”等,不斷推出人才政策升級版,構建了涵蓋戰略科學家、高端人才、技能人才、海外英才、青年俊才、鄉村能才的政策體系。
其中,“升級版45條”更是大力度聚焦青年才俊。例如,對35周歲(含)以下、畢業兩年內,在長落戶并工作的博士、碩士、全日制本科畢業生,分別給予3萬元、2萬元、1.2萬元租房和生活補貼。對35周歲(含)以下、新來長工作的博士、碩士畢業生,在長首次購房分別給予10萬元、3萬元購房補貼。
截至目前,長沙市已認定ABCD類高層次人才3704名,引育高精尖缺人才1117人、團隊14個,每年發放人才獎勵補貼超5億元。
產業支撐
17條產業鏈“鏈”住人才
青年人才涌入長沙,除了政策引領,更因為這里有“充滿朝氣”的產業。擁有多條優勢產業鏈的長沙,已經躍居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城市第六位。
2017年,從華中科技大學電子科學與技術專業博士畢業兩年的賀玉貴,和妻子回到長沙。憑借所學專業和個人興趣,他很快入職了位于湖南湘江新區的華諾星空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現任系統預研室主任,帶著幾十人的團隊。
“系統預研室負責開展前瞻性技術的研發,通俗來說,就是對未來技術和產品發展方向做探索。”賀玉貴介紹,今年10月,小鵬汽車在迪拜完成飛車作品X2海外首飛展演,他所帶領的團隊,主要負責研究小鵬飛車的“控制大腦”。國內外還沒有一款針對飛車智能駕駛的大FOV(視場角)產品出現,這一創新研究結果未來可廣泛應用于地面智能駕駛、智慧交通和低空安防等項目上。
據了解,早在2017年,長沙就率先確定以新興及優勢產業鏈為抓手,在全國首創產業鏈鏈長制,全市的產業鏈建設工作由此開啟大幕。2023年,根據產業發展實際,長沙將原有的22條產業鏈整合為17條,構建起“4433”現代化產業體系,即工程機械、先進儲能材料、新能源汽車、現代金融4個支柱產業,數字產業、智能產業、新能源、大健康4個新興產業,現代農業、食品加工、文化旅游3個傳統產業,人工智能、量子科技、基因技術3個未來產業。
近年來,博世、殼牌等世界500強企業,瑞典宜家、日本永旺等戰略投資者紛紛布局長沙。2023年,長沙市人才總量增至315萬,中高端人才凈流入率居全國前三,高精尖人才集中在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比例達95%。
一路“陪跑”
“全鏈條”支持青年創新創業
打開“長沙新青年人才驛站”微信小程序,根據目標地就能就近選擇驛站,提交個人信息,初到長沙的住宿問題就能“一鍵解決”。“和很多城市不同的是,長沙的青年人才驛站由大數據后臺直接審批,無需人工。”長沙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長沙市共12個新青年人才驛站,已累計服務來長青年2萬人次。
為了“全鏈條”支持大學生來長沙就業、創業、創新,長沙還開設人才公寓,提供就業指導、政策推送、城市融入等多種服務。截至目前,長沙市已連續4年開展全國高校學子長沙行活動,連續3年舉辦“城市合伙人”超級實習生活動,連續2年開展企業開放日活動,創新舉辦“歡迎你 星同學”City Walk體驗日活動,吸引6000余名優秀青年學子到長沙實習實踐、城市體驗等。同時,支持當地高校建立“創業指導工作室”,對學生創業項目提供一對一指導、創業培訓后續服務和創業“陪跑”服務等。
以“城市合伙人”超級實習生活動為例,長沙市通過提供“實習補貼+成長導師+就業咨詢+政策宣講”一條龍服務,打造聚才“強磁場”,3年來,累計收到簡歷約15萬份,4000余名來長沙參加暑期實習實踐的學子中,意向留長率達60%。
“我們確保青年才俊來長沙創業創新,缺什么補什么,力爭讓他們有‘理想很豐滿,現實很溫暖’的感受。”長沙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說。
數說長沙
37歲
2023年底,長沙市常住人口為1051.3萬人,平均年齡為37歲,低于全國平均水平。來長沙旅游的游客中,17歲至45歲的游客占比達93.5%。
3704名
截至目前,長沙市已認定ABCD類高層次人才3704名,引育高精尖缺人才1117人、團隊14個,每年發放人才獎勵補貼超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