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才齊聚,賦能高質量發展
作者:宋樞睿
近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的勝利召開,進一步昭示科技創新在國家戰略中的重要地位。科技創新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強大引擎,人才則是這一引擎的核心。面對時代的召喚,我們需要以更大的決心、更寬廣的視野,通過用心“引才”、悉心“育才”、靜心“用才”,為高質量發展蓄能,奏響新時代的華美樂章。
要用心“引才”,打造多元化引才機制。高質量發展的宏圖偉業,需要有識之士的加盟。在全球化的今天,人才的競爭愈加激烈,唯有用心“引才”,才能匯聚四方英才,形成強大合力。為此,國家應當制定并完善相關政策,創造更優越的生活和工作條件,吸引海外高層次人才歸國效力。通過國際科研合作、學術交流等多種渠道,建立全球人才交流平臺,使更多國際頂尖人才參與到我國的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中來。企業作為創新的前沿陣地,應該積極擔當起引才重任。通過多種方式引入外部優秀人才,并注重內部潛力人才的培養,形成高素質、專業化的創新團隊,同時還可以通過校企合作、產業聯盟等方式,與高校和科研機構共享資源,共同培養和引進人才,實現優勢互補,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全面的人才支撐。
要悉心“育才”,構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人才的引進只是開端,更重要的是如何培養和發展這些人才。應構建一個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從教育、培訓到實踐,全方位提升人才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教育是人才培養的根基,只有深化教育體系改革,注重在基礎教育階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在高等教育階段,加大科研投入,鼓勵高校和科研機構開展前沿科技研究和創新實踐,才能培養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高層次人才。還要加強職業培訓和繼續教育。為在職人才提供多種形式的職業培訓和繼續教育機會,幫助他們不斷更新知識、提升技能,適應快速變化的科技和產業環境。此外還需注重在實踐中培養人才。實踐是提升人才能力的最佳途徑。通過設立創新實驗室、實習基地、創業孵化器等平臺,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幫助人才在實際操作中提升技能、積累經驗。
要靜心“用才”,營造良好的人才發展環境。引進和培養人才固然重要,但最關鍵的還是如何用好這些人才,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我們需要靜心“用才”,營造一個尊重人才、激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環境,讓各類人才都能在合適的位置上發揮最大價值。要建立科學的用人機制,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我們應當信任和尊重人才,根據他們的專業背景和能力特點,合理配置崗位,讓他們在最適合的位置上充分發揮才能。要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績效評價和激勵機制,激發人才的創新動力和工作熱情。還要營造良好的科研和工作環境,科研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人才的工作效率和創新能力。應進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改善科研設施和條件,提供充足的科研經費和資源支持,減少科研人員的后顧之憂。最后要建立寬容失敗的機制。創新具有高風險性,失敗在所難免,我們應樹立正確的創新觀,寬容失敗、鼓勵嘗試,讓科研人員敢于創新、敢于冒險,建立完善的容錯機制,幫助人才從失敗中總結經驗、再接再厲,最終取得成功。
用心“引才”、悉心“育才”、靜心“用才”,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兩院院士大會的指引下,我們應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更加務實的舉措、更加寬容的心態,全面推進人才工作,為實現科技強國和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譜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篇章。(宋樞睿)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73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