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建設一流涉外法治人才隊伍,廣東這樣部署
廣東深入推進涉外法治建設,加快建設一流的涉外法治人才隊伍,推動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涉外法治人才優勢,為廣東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走在前列提供強有力法治保障。
涉外法治建設工作
不斷邁出新步伐
去年廣東省涉外法治建設工作會議以來,廣東在“建設三個一流、打造一個平臺”上凝心聚力,涉外法治建設工作不斷邁出新步伐。
——統籌協調更加有力。組建省涉外法治工作專班,成立廣東涉外法治促進中心,建立完善工作制度機制,涉外法治工作“統籌協調、分工負責、平急結合、一體推進”工作格局初步形成。
——工作布局更加完善。高質量立法引領作用有效發揮,涉外執法司法質效持續提升,涉外仲裁、商事調解、公證等影響力日益增強,事前科學預警、事中快速應對、事后評估提升的運用法治方式應對外國限制措施工作機制探索建立。
——融合發展更加深入。粵港澳大灣區民商事司法協助工作取得新突破,大灣區律師內地執業試點順利延長,粵港澳三地在大灣區調解員資格資歷評審、跨境商事糾紛解決、法治人才聯合培養等方面達成系列共識。
——人才隊伍更加集聚。涉外人才培養、引進、集聚、使用機制不斷健全,三大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加快建設,粵港澳法官雙向交流持續深入,全省國際商事仲裁人才引進成果喜人,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助力法律服務“軟聯通”,全國首批合規培訓基地已培訓1000余名企業合規師人才。
——交流合作更加廣泛。會同新疆舉辦中國(喀什)—中亞南亞法治論壇,加強同港澳特區政府部門、司法機關及法律服務機構的緊密聯系、協同配合,強化與相關國際組織、國際知名法律服務機構、高等院校、駐外企業等合作交流。
加快建設一流
涉外法治人才隊伍
加強涉外法治建設,人才是關鍵。今年廣東省涉外法治建設工作會議明確把涉外法治人才隊伍作為會議主題,把涉外法治人才隊伍建設作為加強涉外法治建設的關鍵。
涉外法治人才培養是一項周期長、領域寬、成本高的系統性育人工程。推動高校增開國際法核心課程,增強國內法和國際法教育的協調性。深化高校與涉外實務部門協同培育機制,建好高水平涉外法治人才協同培養創新基地。積極與國外和港澳高水平大學、國際組織和境外機構交流合作等措施。
讓涉外法治人才“活水”競相涌流,必須加大高水平涉外法治人才引進力度。依托重點項目、重要平臺載體,圍繞國際貿易爭端、跨境投資并購、涉外知識產權、企業國際化經營合規等領域,加快引進高層次涉外法治人才。著力建設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涉外法律服務機構。
用好用活各類人才,最大限度發揮人才價值。要深入實施涉外律師人才培養“粵律工程”,穩步推進港澳律師大灣區內地執業,在前海實施中外律師事務所聯營等試點,推進粵港澳律師事務所合伙聯營。支持廣州、深圳加快培育建設國際一流仲裁機構,探索全球引智等。
激活涉外法治人才的“一池春水”,還要實施激勵保障工程。要推動將涉外法治人才隊伍建設經費納入專項資金統籌安排,鼓勵實行年薪制、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制等靈活多樣的分配形式,激活高層次涉外法治人才潛力。
原標題:《加快建設一流涉外法治人才隊伍,廣東這樣部署》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73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