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安:打造人才向往奔流之地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唐濤華 夏尊賓 文瑛)近年來,東安縣全力推進人才強縣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各類人才,點燃智力引擎,激活發展動能,以高質量人才工作賦能高質量發展。
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解難題。
堅持黨管人才,健全重才興才“優機制”。東安縣委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高位謀劃人才工作,精準制定人才發展規劃,出臺《東安縣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專家及優秀人才工作實施意見》《東安縣“五好”園區建設和推動園區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建立縣、鄉鎮兩級領導干部聯系人才專家制度,全縣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專家人才46人,面對面聽取人才訴求、宣傳推介人才政策,幫助協調解決人才工作、生活中的困難和問題。設立人才工作專項資金1000萬元,用于引進人才的生活、購房及探親等補貼;符合條件的人才子女入學享受自主擇校和“指標到校”政策;幫助協調青年高層次人才配偶來東安工作,對人才購房公積金貸款額度等方面給予大幅優惠。先后赴長沙、北京開展招才引智工作,2023年共引進12個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團隊、30名高層次人才和150余名急需緊缺的教育、醫衛和其他專業人才。
專家“進”農家,培訓“新農人”。
聚焦產才融合,構筑育才用才“主陣地”。為切實優化全縣人才發展環境,東安縣持續打造人才服務平臺載體,豐富人才服務形式,為各類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務。加大對鄉土人才的培養,實施“基層人才定向培養三年行動計劃”,培養本土基層人才166名,開展專業技術培訓班35期,培訓6395人次。通過建“資源庫”、 搭 “連心橋”、植“家鄉情”,編寫《東安籍在外優秀人才名冊》,共收錄899名東安籍在外優秀人才信息。積極開展“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行動,大力實施“鄉土人才回歸”計劃,舉辦“東商回歸、校友回歸、東智興東”系列活動。截至目前已有100余名在外人才回鄉投資興業,有1000余名在外優秀人才為家鄉捐款捐物,價值數千萬元。深入開展“智匯瀟湘,鴻雁之約”高校學子暑期聚才交流活動,通過打造創業全鏈條孵化行動、企業精準引才行動等活動,著力利用暑期“黃金檔”,引導高校學子來東安就業創業。
提升服務質量,涵養尊才留才“生態圈”。圍繞重要產業、重大工程、重點項目和鄉村振興等實際需求,采取高校小分隊引才、柔性引才等方式,引進各類急需緊缺型人才。以“要想心安,就來東安”人才品牌創建為統領,東安縣積極回應人才訴求,全面推動人才服務提質升級,著力營造了尊才、愛才、重才的濃厚氛圍。組織成立了“三小二大”人才分隊,即文旅志愿服務小分隊、教育“手拉手”小分隊、衛健“上掛下派”小分隊、科技特派員大分隊、黨政干部駐村大分隊,五支人才分隊共280人,深入基層一線開展“春風送崗位”“鄉村學堂”“農業技術專家團”“大眾創業” “名師示范課”等系列服務活動,志愿義務演出達100余場次,田間指導300余場次,解決產業發展難題140個。引進湖南省德武小子食品有限公司東安雞研發生產銷售項目和創新團隊、湖南甜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田云專家工作站團隊、華維節水裝備(湖南)有限公司王輝專家工作站團隊。2023年,東安縣共引進人才154人,其中全職引才84人、柔性引才70人,全縣人才資源總量達11350人。2023年簽約三類500強項目3個,5000萬元以上的項目42個,總投資101.43億元;東商回歸新注冊企業12家,到位資金44.77億元。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736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