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首部人力資源市場行政法規發布,會影響獵頭行業嗎?
.jpg)
前不久,盒馬鮮生爆發的“招聘不要北京人”事件,涉嫌招聘歧視成為熱門話題,盒馬鮮生道歉終了。但以后,就不是僅道歉就能完事了,國家有關部門可能還要對涉事企業作出處罰。
據中國政府網17日公布的國務院令第700號,《人力資源市場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這是我國首部關于人力資源市場的管理條例,對我國人力資源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中國共建立了各類人力資源服務機構3.02萬家,從業人員58.37萬人,全年營業收入已經達到了1.44萬億元。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通過網絡發布崗位招聘信息有3億多條,隨著《條例》的實施,互聯網招聘野蠻生長的時代即將宣告終結,包括互聯網招聘在內的人力資源服務行業迎來法治時代。
《條例》自2018年10月1日起施行,此次條例將會對全國人力資源市場,以及所有人力資源從業者的未來產生重要的意義!獵頭作為人力資源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此條例的頒發也將對獵頭行業產生巨大影響。
以下是嘍啰根據《條例》整理出來的幾個重點,供老鐵們參考:
一、10月1日起,8項費用以后不用交了《條例》規定,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下列服務,不得收費:
1、 人力資源供求、市場工資指導價位、職業培訓等信息發布;2、 職業介紹、職業指導和創業開業指導;3、 就業創業和人才政策法規咨詢;4、 對就業困難人員實施就業援助;5、 辦理就業登記、失業登記等事務;6、 辦理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技工學校畢業生接收手續;7、 流動人員人事檔案管理;8、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確定的其他服務。
二、明確人力資源市場分成兩大業務一是求職、招聘;二是人力資源服務。從“條例”中得出這個結論,有關規定是: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通過人力資源市場求職、招聘和開展人力資源服務,適用本條例。法律、行政法規和國務院規定對求職、招聘和開展人力資源服務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通過人力資源市場求職、招聘和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應當遵循合法、公平、誠實信用的原則。
這個新的劃分,應該是“條例”一個創新點、一個新突破。
三、明確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分類和給出兩個新定義本條例所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包括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和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
公共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設立的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機構。
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是指依法設立的從事人力資源服務經營活動的機構。
四、人力資源服務分成許可制和備案制兩種方式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從事職業中介活動的,應當依法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申請行政許可,取得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
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開展人力資源供求信息的收集和發布、就業和創業指導、人力資源管理咨詢、人力資源測評、人力資源培訓、承接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等人力資源服務業務的,應當自開展業務之日起15日內向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備案。
五、鼓勵開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國家鼓勵開展平等、互利的人力資源國際合作與交流,充分開發利用國際國內人力資源。
六、人力資源服務外包不能改變勞動關系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接受用人單位委托提供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的,不得改變用人單位與個人的勞動關系,不得與用人單位串通侵害個人的合法權益。
七、找工作不用再擔心被歧視《條例》規定,用人單位發布或者向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提供的單位基本情況、招聘人數、招聘條件、工作內容、工作地點、基本勞動報酬等招聘信息,應當真實、合法,不得含有民族、種族、性別、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歧視性內容。
八、人力資源服務機構還不得干下面三種事情1、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接受用人單位委托招聘人員或者開展其他人力資源服務,不得采取欺詐、暴力、脅迫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不得以招聘為名牟取不正當利益,不得介紹單位或者個人從事違法活動。
2、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接受用人單位委托提供人力資源服務外包的,不得改變用人單位與個人的勞動關系,不得與用人單位串通侵害個人的合法權益。
3、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在業務活動中收集用人單位和個人信息的,不得泄露或者違法使用所知悉的商業秘密和個人信息。
九、可舉報違反《條例》規定的機構《條例》規定,發布的招聘信息不真實、不合法,未依法開展人力資源服務業務的,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拒不改正的,處1萬元以上5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吊銷人力資源服務許可證;給個人造成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
違反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由有關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處罰。
十、《條例》強調誠信求職和招聘都得講誠信,要不就會被聯合懲戒。
首先是個人求職,應當如實提供本人基本信息以及與應聘崗位相關的知識、技能、工作經歷等情況。
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發布人力資源供求信息,應當建立健全信息發布審查和投訴處理機制,確保發布的信息真實、合法、有效。
《條例》規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應把用人單位、個人和經營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信用數據和失信情況等納入市場誠信建設體系,建立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實施信用分類監管。
17日新聞發布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張義珍說,《條例》對人力資源市場主體違反本《條例》行為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明確對黑中介、人力資源市場的違法犯罪行為要進行查處,為監管執法提供了法律依據。
版權申明:來源:網絡,文章版權歸屬原作者,所推送文章非商業用途,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與后臺聯系,謝謝!
原標題:《我國首部人力資源市場行政法規發布,對獵頭行業有何影響?》
簡歷投遞郵箱:zhuozhong@zzhr.net.cn
獵頭公司:http://www.netschina.com



粵公網安備 44030502007363號